Z世代の实境元宇宙
探奇 | 北京沉浸世界:当VR遇上密室,虚拟现实能做到哪一步?
上述一系列紧张又刺激的“冒险情景”,倘若被置于任何实景密室,似乎都只是再寻常不过的“故事开头”。但如果我告诉你这些情节统统发生在一间不过百平的“绿色空房”,你会觉得是天方夜谭吗?
倒退十年,如此描述听上去着实有些“科幻”。但伴随着VR(虚拟现实)技术的日渐成熟,昔日的幻想早已落地,甚至就发生在你我身边。
#1:商场里的“VR初体验”
用于游戏的“绿幕场地”被一道隔墙分为了一大一小两个部分,稍大一些的空间主要用于开放体验“VR密室游戏”,使用佩戴起来更为轻便的Oculus Quest2设备,占地面积将近百平且最多可供6人同时参与,目前有5款VR密室主题供玩家选择,时长均在30min~45min之间。
稍小一些的空间则是射击游戏的专属区域,使用的VR设备虽稍显笨重却具备更高的解析精度,目前有3款风格各异的FPS射击游戏供玩家选择,时长在15min~30min之间。
以上三款游戏不仅风格各异,市场策略也有所差别;而作为一名VR游戏经验为0,实景密室经验不过百的小白,一番体验下来不仅感觉超出预期,甚至还有些出乎意料。
其实在正式体验前,笔者对VR密室几乎毫无期待,并认为即便如今VR技术已有一定进步,却无非就是“戴个头盔打电动”,本质上应该还是更接近于电子游戏,何况这三款游戏无论是名称还是海报画风,都有种浓浓的“快餐”味。
而这些因技术增添的“实质感”不仅是VR密室有别于电子解谜游戏的优势,其中的部分实时反馈更远非是玩家在家玩VR时就能获得的体验。
另一方面,VR密室在虚拟世界搭建的延展性则让它比实景密室具备了更多可能。
与前者不同,走悬疑非恐路线的《绝密档案》更突出一个“细”字:奔走于诡异的宅邸,能看到窗外天空星辰点点;于书架中寻找线索时,每一件物品皆可拿取且“置地有声”,玻璃窗的哈气上血色手印若隐若现,甚至就连水上水下也具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视野……
最后,作为“游戏”,沉浸世界的这三款VR密室竟然还具备一定的“密室逻辑”,比如《摸金校尉》中的一个环节会将吃下不同颜色蘑菇的玩家分配至不同的“幻境”,双方还要互相配合“隔空”解题。
如果说前两作更偏向于“体验派”,《绝密档案》的设计呈现则更接近于一个“实景机械解谜”密室,不仅需要玩家相互配合与操作的谜题在三作中占比最多,又科幻又玄幻的游戏剧情也很有意思,结尾还设计了一个颇具深意的小反转,相信玩惯了实景密室的人与这作的适配度会更高。
#3:VR密室:新风向,或也将成趋势
笔者在此之前虽从未体验过其他VR游戏,但以本次体验到的这三款VR密室来看,无论是细节刻画还是这些产品在综合水准方面的呈现,都能看出“沉浸世界”在该领域相对成熟的研发技术。
单就北京一个城市内便已开设十家门店这点,或许也从侧面佐证了这个VR体验馆的品牌实力。
假若站在商业立场加以探讨,“VR密室”这种娱乐模式无疑具备一定的市场潜力,毕竟与实景密室相比,VR密室在硬件方面仅需一次性投入,研发上搭建一个由“0和1”构成的虚拟世界,成本似乎也远比在现实生活中投入大量真金白银去还原一个接近真实的室内环境要低一些。
性价比方面,在北京这个超一线城市用不到一节课的时间与实景密室一半的花费体验一场介于真实与虚拟之间的“密室冒险”,只要内容质量够硬,似乎也没那么说不过去——何况就本次的实际体验来说,在心流状态的影响下,个人体感时间其实略长于实际时间。
毕竟在我眼中,即便是“沉浸世界”这样产品和研发技术相对成熟的品牌,实际体验时也不难发现一些目前因VR技术还不够完善而需要克服的缺陷,比如头戴设备的舒适度、游戏内玩家角色的间歇性“卡帧”等等,何况实景密室依旧存在很多难以被替代的自身优势。
而当创意不再为技术所限,我们会不会看到更多奇迹?这个问题的答案,还请留给时间去解答。
排版 | 碎语 素材 | 沉浸世界VR体验馆